丰年大战已经尘埃落定,虽然胜负未分,结局尚早,但是关于电商物流未来的发展布局,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出现了。
马云早前就说,“我们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永远不会做快递,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但是这个物流网可能会影响所有快递公司以后的商业模式”。菜鸟并不参与实际快递业务,却掌握着中国7成快递包裹信息。
顺丰目前在快递行业内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顺丰是一家全产业链的物流公司,从收投到干线运输再到配送,能依靠自有资源完成。这也是为什么顺丰需要与菜鸟掰腕子,顺丰有底气也有这个必要。
丰鸟大战“局外人”刘强东则预测,除了邮局体系,民营物流只能是2+1结构。其中的“2”是指京东和顺丰,双方有一点竞争但都可以成长为巨头,任何一家倒掉都是行业损失;而“1”则暗指菜鸟,刘强东指责高度依赖菜鸟的物流公司只是搬砖头、打酱油者,靠的是压榨劳动力和偷逃税款、五险一金获得一些微薄利润。此外,刘强东还说,物流公司不独立注定没有好下场,剩余的要么被兼并要么倒闭。
任何行业或企业的发展,都有自身规律,“要么被兼并要么倒闭”的预测没错,但是要想判断得完全正确,那基本没戏。而关于只会剩下“京东+顺丰”的判断,刘强东似乎忘记了一个老对手,苏宁。
常常被忽视的苏宁物流,其实体量不小。
2017年2月,苏宁出资42.5亿收购天天快递,公告显示,江苏苏宁物流收购天天快递股权近日已通过商务部反垄断局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
这可能是半年来,吃瓜群众看到的与苏宁物流相关最有份量的新闻了。尽管如此,丰鸟大战哪怕是余波结束,也丝毫没有关联到苏宁物流,反倒是京东物流及时蹭了一波热度。
可是,苏宁物流确实起步非常早、发展也非常快,物流实力丝毫不亚于京东物流,也许他们的区别在于,京东物流有一个更愿意喊话的大佬刘强东。
2016年11月1日,有亚洲第一之称的“苏宁云仓”智慧物流基地正式亮相,其仓储规模、日出货量、自动化水平等均打破了亚洲物流行业记录。
12月初,又宣布成立物流研究院和S实验室,投入亿元用于研发智能技术。苏宁物流的仓储面积和网络布局在业内也是屈指可数。
至2016年底,苏宁物流仓储面积达到了600万平方,仓库已经实现了60%以上的自动化。
我们再来看看快递单量仅次于三通一达及顺丰的民营快递,也就是苏宁大手笔收购完毕的天天快递。
截至2016年6月,天天快递已拥有了721家一级加盟商,快递网络遍布国内300多个地级市和2800多个县(含县级市、区),在全国拥有61个分拨中心(35个为直营分拨中心),超过10000个配送网点,开通超过1800条运营线路;航空线路近168条,航空货量约占全网货量的5%-8%。天天快递目前已在大部分省内提供次日达、部分省际跨区提供隔日达服务。
与此同时,天天快递还在全国节点城市建立电商仓和专业仓,大力发展仓配一体业务;跨境业务也在探索中,目前已在8个国家建立国际仓,在国内建立了3家跨境仓。
可以说,苏宁物流通过收购天天快递,可以在相对短期内整合双方在仓储、干线、末端等方面的快递网络资源,而这些资源在三通一达及顺丰还有京东物流面前,都是完全可以摆上台面一较高下的。然而尽管有这样的实力了,你们把苏宁物流排第几呢?
在别人嘲笑中成长,苏宁的物流野心。
苏宁易购集团总裁兼苏宁物流总裁侯恩龙日前在微博上表示:说别人“打酱油”的,心里可能装的都是醋。眼睁睁看着几十万亿的物流市场,应该想的是如何开放和共享,而不是盼着别人倒闭、兼并。
其实,早在1996年,在企业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苏宁在南京江东门就建设了第一个自建物流基地,苏宁易购集团总裁兼苏宁物流总裁侯恩龙透露,早期做物流并非是零售企业的首选,苏宁最早做自营物流是被人嘲笑的。当时很多同行都认为,斥巨资大量建设物流基地不划算。
当时的苏宁就意识到物流的重要性,后来电商兴起,苏宁仍认为“物流是电商的卡脖子工程,电商主要的瓶颈在物流上”,所以在别人嘲笑和尚未意识到物流重要性时,物流建设已作为苏宁战略一环,伴随苏宁一路成长起来,不管在企业顺利时,还是企业遇到困难时,苏宁唯一不变的就是对物流的投入。
现在看,早年建设的大量物流中心,其成本之低,已经远远优于目前的建造价格。而租用仓库已经成为如今电商和零售企业最大的开销之一。
2015年8月,苏宁与阿里巴巴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在这次合作中,苏宁物流是阿里最看重的资产之一。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这些曾经大量建设的仓库,已开始为苏宁创造利润。可以说,苏宁与京东的动作是如此的一致,马云也如刘强东般眼光独到,苏宁自建物流,是一个完全正确的选择。
现时认同较多的观点是,现代物流的本质不仅仅是像传统物流那样比谁做得更快,而是真正消灭库存,让库存管理得更好,让企业库存降到零,只有达到这个目的,才能真正达到所有物流的真正本质。
物流企业既需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也需要考虑运营效率,同时还得在不断强化和优化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保持物流建设的领先性,不至于被淘汰。
现在,零售到了“智慧”零售的阶段,苏宁张近东主导下的苏宁物流也全面向现代物流业转型。
今年2月,苏宁已经锁定要聚焦用户体验,全面提升物流核心竞争力,力争四个第一:1、做中国零售行业最大的自营物流企业;2、建设中国最大的仓储物流,仓储面积破千万;3、打造中国最密集的配送网络,快递服务到村入户;4、构筑最开放的社会化物流,面向十大行业开放物流云。
苏宁物流与京东物流,自建物流的博弈。
“未来物流整合会越来越快,到时候物流一定是对服务品质和品牌价值有贡献的业务。”侯恩龙说,“这就是苏宁一直在讲的,物流能不能做好,决定了苏宁在未来十年当中是否能取得先机”。
而就在6月9日晚,京东刘强东表态,声称“未来国内的民营物流公司,只会有京东和顺丰两家活着!其他物流快递公司,要么利润低微‘打酱油’,要么就是被兼并或者干脆倒闭!”
可以说,苏宁这边厢不断的力图提升用户服务,以突出更好的用户体验,而这方面京东物流可以说是领先于苏宁物流的。可是,刘强东的言论却丝毫不把老对手放在眼里,甚至认为苏宁物流未来就是打酱油的而已。
不可否认,这些年,物流业保持高速发展,带来的结果是场面够大,但问题也很明显:掺杂其中的企业众多,实力良莠不齐。所以下一阶段,大幅洗牌、淘汰择优将是物流业的主题之一。物流业大洗牌是大势所趋,但认为其他物流快递“非死即伤”的这一点,刘强东似乎大嘴了一些,怕是未来会被打脸。
京东长期称自己的自建物流“业内最强”“遥遥领先”,但多个基地短时间内先后开工的背后,却正显现出京东急于加强在物流领域建设的焦急心态。面对有近30年自建物流积累的苏宁易购,京东的“底气”并不足。
目前,虽然京东在多个城市先后开工建设物流中心,但苏宁也没有歇着,来自苏宁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苏宁中心仓也将增加至13个。
除了规模,仓储效率是自建物流面临的另一个挑战。京东宣称不仅规模要做到亚洲最大,而且自动化程度也要做到最高——自动化程度反映的其实就是仓储效率的高低。上文也提到,苏宁物流围绕苏宁云仓这个智慧物流基地,60%以上的自动化加上天天快递的仓配一体补足,在仓储效率上是丝毫不虚京东。
在大层面上来说,苏宁和京东分别在2015年和2017年提出了社会化物流战略,通俗讲就是向整个行业开放自建物流和服务。这意味自建物流之争将在物流、渠道、供应链等各个方面展开竞争,自营物流市场鹿死谁手还未可说,刘强东言之尚早。
与阿里合作深化,借力菜鸟加快物流社会化,苏宁在丰厚的资源基础上,本该有更大的抱负,只是笔者不知道为什么,苏宁却并没有成为大家最希望看到的样子。也许是苏宁更务实,正在稳扎稳打等待时机;也许问题出在苏宁易购的营收表现不够给力,导致苏宁物流也略为萎靡,总而言之,笔者并不知道真实原因。不过,既然大佬都可以大嘴预言,那我也可以猜测,下次物流大战该是苏宁闪亮登场了。